Search

如果沒有意外的災禍,這世上我覺得最折磨人的就是“行動上放棄理想,但心底卻沒有”這件事了。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如果沒有意外的災禍,這世上我覺得最折磨人的就是“行動上放棄理想,但心底卻沒有”這件事了。

前幾天,一位許久不聯繫,以前在一起在研究院唸書的同學找我了。

很巧合的是,他曾經的理想也是寫小說,所以我當時跟他蠻聊得來的,他有私底下把作品給我看過……

故事好看不好看,或者是否迎合市場另說,但有沒有花心血,在寫小說這件事上砸了多少時間下去,其實真的掃幾眼就能感覺得出來。

我能感覺他是喜歡寫小說的。

不過這位同學和我不同,我是那種做好現在就可以的類型,而他則有長遠的規劃。

他認為寫小說不能成為穩定的經濟來源,他需要在自身一定條件下,再去考慮出版小說這件事。

其實我以前挺懷疑的,因為我見過太多人說“以後有機會一定會做XX”,但最終就是老實上班結婚生孩子,當年的理想也就是一句‘年輕‘’一筆帶過。

所以當時我雖然覺得可惜少了一位同行,但確實,他的價值觀取向是比較主流,甚至是在很多人眼裡,這才是健康的。

結果前些天,他突然和我說,他想辭職寫小說。

我蠻驚訝的,因為我印象里他這些年只能說是一般正常的經濟水準,應該沒有達成“安穩的創作環境”。

我奇怪他怎麼突然這麼衝動,直接切斷後路去做這樣的事,這和我印象里的角色設定真的不符。

他告訴我說進入企業后覺得格格不入。

我更覺得奇怪了,就問他:你以前念研究院之前是有工作經驗的,怎麼會不適應?

然後他告訴我一個讓我覺得毛骨悚然的答案。

他說不是因為不適應才想辭職,他是覺得自己漸漸開始適應了才想辭職的。

他告訴我,他的部長,五十多歲,經常生氣要吃降壓藥,但還是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。

在很多人,包括在他眼裡,這位部長是為好上司,好丈夫,好父親。

可他就是不想自己在五十多歲的時候成為這個樣子。

尤其在他發現自己漸漸適應了,甚至意識到自己在無意識間學會了推諉責任打官腔的時候,害怕了。

即便他遠遠沒有達到創造出安穩創作環境的目標,他還是決定辭職。

因為再下去,他怕自己變成那位優秀的部長……

可多年不動筆,他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寫出好東西來,所以來問我該怎麼重新抓起來。

我也不知道他這種決定對還是不對,但不妨礙我很敬佩他的魄力。

但同時,我也能體會到他這些年來的痛苦。因為我當年也是抱著放棄寫小說的心思去留學的……只是最後還是忍不住重新撿起來了。

理想這種事,你真能放棄,有遺憾,但也是幸運。

如果一直抓著不放卻不成功,即便吃了很多苦頭,其實吃得心甘情願,路自己挑的,沒怨言。

但最痛苦的就是這位同學這種例子。

想學得現實點,但心底就是不願意放棄最後一抹天真,左右為難。

最終在這個年紀,現實沒達標,理想在堆灰。

當然,能在這個時候認清自己,也是一種大毅力。但我由衷的希望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你用不上這種大毅力。

所以針對理想,真的是早試早成功,早試早放棄。

不要想著等我以後創造一個完美的環境或條件再去做這些事……

十分滿分的標準,能達到六分的環境你就可以去拼一拼了。

因為理想這種事沒有未來,只有朝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是千川,龜速趕稿中,偶爾上來報社……通常在你們最餓的時候。
View all posts